成都理工大学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钟xx,当过私企业务员、车间主任,国企项目材料主管和证券分析师。然而,他最终选择的事业,令他的亲朋好友震惊:放弃高薪和都市生活,一头扎进猪圈,当上现代猪倌。今年淘得首桶金——40万元。4年猪圈淘金,尝尽酸甜苦辣,钟xx不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,也用行动再次应验了那句古话——七十二行,行行出状元!
刚在成都站住脚却回乡养猪了
今年30岁的钟xx,出生在叙永县江门镇一个偏远贫困的农家。从小聪明伶俐、成绩优异,是父母的希望。1995年高考,钟xx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成都理工大学金融与证券专业,村民们敲锣打鼓将他从贫困的乌蒙山区送进了繁华的大都市。
4年的大学生活转眼即过,1999年跨出大学校门后,钟xx遭遇了众多大学生都会遇到的就业难题,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单位。为了生计,他当过某私营印务公司的业务员,也当过某国企大型工程项目的材料主管。2003年4月,成都某证券咨询机构聘用了他,他成了主管40余个业务员的证券分析师,2200元底薪加提成。
"那时的股市正处于低迷期,除指导40多个业务员外,偶尔也帮人操盘炒股,有赚有赔,每月收入4000多元。"大学毕业3年后,他终于谋到了专业对口的岗位。
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2004年初,钟xx炒了自己的'鱿鱼,带着4年打工所挣的5万余元积蓄,离开大都市,回到生他养他的偏僻农村,当起了一名猪倌。
三年创业负债20万
"现在的年轻人都往外跑,钟xx咋个回来养猪了?""是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啊?""唉!他这几年大学算是白读了!"大学生回乡养猪一事,犹如一声响雷,炸响乌蒙山区,各种传言四起,令钟xx的父母很难接受。"我们村好不容易才出了一个大学生,儿啊,你咋这么不争气哟!"
"人各有志,帮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。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。现在的生猪价格与价值不成正比,猪价和肉价总有一天会大涨,我会在家乡闯出一番事业来的。"钟xx没有理会周围的嘲笑,他买回了一大堆科学养猪的书籍,边学边干,开始了他猪圈淘金的创业之路。
"起步阶段,由于缺乏科学养猪的系统知识,从重庆养猪研究所购回的34头瘦肉型母猪,没多久便病死了几头。"头一年,钟xx几年打工积攒的几万元本钱,全部交了学费。就在这时,当地政府和信用社向他伸出援助之手。
"去年和前年,仔猪价格每公斤市价仅4元左右,年年亏损。到今年初,三年共欠下20多万元债务。我之所以没倒下,是因为我选择了偏远的山区,那儿有的是低廉甚至不要钱的青饲料,大大降低了成本,同时也在当地开辟了一个种猪市场。"
首桶金一年尽赚40万
经过三年的发展,钟xx已成为江门镇最大的养猪专业大户。"好日子是从苦日子中挣出来的。"去年,他通过多方借贷,筹措到10万余元资金,修建了一个现代化养猪场,为猪圈备齐了自动饮水器、配料装置、紫外线消毒和保温箱,实现了饮水、配料、消毒、保温自动化,并安装了监控器,78头种猪和仔猪的生长情况尽在掌控中。
苦等几年的商机,终于在今年春节后到来。节后猪肉价格不断攀升,国家为提高农民饲养母猪的积极性,对每头母猪补助50元,钟xx得到了政府一次性补助近4000元。更出人意料的是,节后,仔猪价格从去年的每公斤不足4元,陡涨至22元!截至目前,他饲养的78头母猪,共产仔400余头,钟xx获得了他的首桶金:40余万元,不仅还清了20多万元债务,还赢利20余万元。
嘲笑声没了,父母的怨气消了。钟xx说:"是男人,迟早都会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!"
xx,男,汉族,1971年10月生,邹平市孙镇前刘村人,中共党员。
xx自1998年5月开始养殖奶牛,从一头奶牛开始,逐步发展到规模养殖,于20xx年12月成立了邹平市孙镇旭日奶牛养殖厂,直到今天。该场占地45亩,现有员工18人,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人,现有奶牛存栏506头,日产鲜奶3900公斤,配有20位阿菲金挤奶设备一套,并于20xx年、20xx年投资50余万元新上污水处理设备和有机肥生产设备,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模式,努力打造集养殖、种植、沼气利用、农牧结合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示范基地。
多年来,xx不断加强学习,提高自身养殖技术,曾于20xx年跟随山东省畜牧局到以色列学习奶牛管理养殖,多次被评为奶牛养殖技术能手。邹平市孙镇旭日奶牛养殖厂也先后获得“滨州市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”、“山东省奶业协会评为优秀奶牛示范场”、“山东省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”等荣誉称号。
xx,男,汉族,1973年6月生,1996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。
xx于20xx年同山东亚太中慧集团合作成立邹平中慧孙镇北王养殖场,当年8月份动工,20xx年7月完工正式投产,共计10栋鸡舍总投资1000余万元,年养殖量可达100万羽白羽肉鸡。20xx年被评为市级标准化示范场,20xx年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,20xx年被评为国家级准化示范场。
20xx年投资500多万元,对场区进行了升级改造,由原来的平养全部改成笼养,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。饲养规模由原来的20万羽提升为33万羽,年饲养5-6批,年出栏约190万羽,产值4000余万元。本场依托中慧集团发展,产品完全销往邹平中慧食品有限公司,且管理规范,饲养水平稳定,全年平均成活率在98%以上,料肉比低于1.5,改造后欧洲指数在450以上。
xx,男,汉族,1979年10月生,1998年12月入伍,20xx年退役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xx于20xx年创立了山东万佳饲料有限公司,在本行业内发展迅速,陆续创建了邹平佳牧饲料有限公司、山东新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邹平和润饲料有限公司、山东和润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;于20xx年成立了山东和润牧业发展有限公司,主营业务为肉牛养殖及销售。
山东和润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61亩,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,建设办公楼1栋,标准化肉牛舍11栋,饲草饲料库5栋,有机肥车间3栋,青储池1栋,储粪场2个,污水处理池2个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,项目建成后,肉牛存栏量可达5000头。目前肉牛存栏量20xx头,出栏量1500头。截止20xx年底,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68.5万元;实现利润200万元。公司引进优质肉牛品种西门塔尔,免疫力强,肉质好,主要销往广东、江苏等地,深受行业内好评。
张xx,男,汉族,1981年出生,大水坑镇向阳村马沟自然村青年农民。初中毕业后,先后在银川、盐池等地打工,在外打工生涯,使他掌握了一定的致富技能和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。20xx年底结婚后,当夫妻两人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时候,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;20xx年初,张xx在陪家人去吴忠看病返回途中,不幸发生意外交通事故,突如其来的打击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庭蒙上了阴影,巨额赔偿让张xx负债累累,家庭生活陷入困境。生活困难并没有击垮这位青年农民,处理完交通事故,张xx积极调整心态,凭借自己吃苦耐劳,勤奋好学的精神,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努力学习养殖技术,向农村信用社贷款5万元,购买50多只基础母羊,发展养殖业。
20xx年,村干部了解到张xx家的情况后,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,帮扶责任人主动帮助出主意、想办法,解决养殖中的困难,帮助扩大养殖规模,新建羊棚4道,基础母羊增加到230只左右,实现了年纯收入10万余元。
在20xx年他主动求变,经过长时间的对盐池县市场考察发现,盐池县养殖肉牛的养殖户比较少,市场前景好、利润高。随后他走访多地,向周围了解养肉牛的基本知识,学习经验,通过网络和翻阅各种养殖书籍,了解更多养肉牛知识,并到周边一些养殖场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,摸清情况后,张xx将养殖的200多只基础母羊,全部出栏,改养肉牛。他边干边学,遇到困难不悲观失望,更不气馁退缩,而是积极进取,分析研究,努力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。由于肉牛成本高,需要资金量大,在村集体的协助下,他向信用社借款27万元,村互助资金贷款1万元,购买40余头肉牛,积极主动改变传统养殖习惯,靠改革创新观念。20xx年肉牛年出栏20余头,纯收入20万元,他用自己的努力甩掉了贫穷的帽子,成为了我村率先脱贫的致富能手。
饮水思源,富不忘本。在发展致富中,张xx走在了前列,他在艰苦创业中,得到了乡亲们的关心和帮助,他有着深厚的家乡情结,总想着为村里的发展做些贡献。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和思索,他决定成立合作社,带领大家一起养殖肉牛。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与指导下,他带领5户村民,其中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,成立了盐池县天顺祥种养殖合作社,主要从事肉牛养殖,并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及市场咨询服务。专业合作社从一成立之时起就树立了“自己致富,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”的发展理念。
20xx年5月,为了让乡亲们有更多的`致富路子,他又带领村民一起进行滩羊育肥。有村民想和他一起育肥滩羊,由于缺资金,张xx主动为其担保在信用社贷款20万元,年终实现人均增收10000元。通过几年来的摸爬滚打和艰苦奋斗,如今,张xx已经成为向阳村的致富能手之一,青年致富的领头雁。在自己致富的同时,他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。本村和外村的养殖户来求他帮忙,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,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养殖书籍。同时,张xx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非常实际的养肉牛、养滩羊经验。
20xx年,张xx的养殖场共出栏肉牛40头、滩羊200多只,收入55万,现存栏滩羊180多只。下一步他将更好的发展养殖业,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。
每当提到张xx这个人时,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,夸口称赞。他在农民种树起了一面致富带头旗,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。聪明的人从不等机会,而是主动地寻找机会,抓住机会,把握机会,利用机会,只有踩在机会的肩膀上,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抢抓机遇,不放弃、不气馁,勤奋刻苦,踏实知足,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人生价值。